2010-12-06

2010金馬影展─《墨索里尼的祕密戀人 Vincere》


維基百科 "貝尼托·墨索里尼",裡面提到第一個情婦伊達·達爾塞,也就是本片的女主角。維基百科對"伊達·達爾塞"的內容,大致就是這部影片的劇情。Ida迷戀著有信仰社會主義,理想的年輕記者墨索里尼,並且資助他。後來墨索里尼得勢,開始疏遠Eda,清醒的Eda被關進精神病院,含恨而終。

這樣一段公開的往事,又是照著史實來拍,,當然不是只想講這種稗官野史或是風流韻事。一開始墨索里尼被追補,Eda假裝是街上的戀人在擁吻企圖融入街景來逃避追捕(好老梗)這段,Eda擁抱的手上摸到一攤血,即透露著悲劇的開始。

性愛場面跟《色戒》一樣無法刪去,目的是要表現墨索里尼的主控、欲望與征服,Vincere即征服、勝利之意。取得權力之後,墨索里尼有了支持者,這時Eda失去地位。墨索里尼轉向法西斯之後,雙方的關係被公開否認,Eda才看透這個人。電影院裡播放著莫索里尼的英明畫面,群眾行法西斯舉手禮,Eda則是眼神茫然的看這個個投射出來的虛像,她知道不是自己瘋了就是所有人瘋了。被關進精神病院後,旁邊的病人們所說出無邊無際的囈語,連自己說出口的話也失去真實。



到底誰瘋了?當法西斯的狂潮湧來,國家民族領袖至上,其他都是敵人,清醒的人若不跟著喊鐵定遭殃。若Eda沒被關進精神病院應該也沒差吧!自此墨索里尼開始以歷史鏡頭出現,黑白畫面上是真正莫索里尼的歷史畫面,演員只扮演了前半段。(所以前面都是演戲囉?對於這樣的獨裁者,在奪權之前都只是演技?當然也有可能是到了那個位置只好硬著頭皮繼續演出狂人的角色)

電影中Eda奮力一搏一度逃出牢籠,但此時墨索里尼仍然當權,知道自己尚無力量與之抗衡,儘算村民都同情Eda,但也無法違抗警察繼續回到醫院。醫師鼓勵她活下去等到局勢轉變再說出真相,但真相永遠沒人知道了。

這樣的影片在這個時候看感觸良多,選舉到來有政黨訴求過去的光榮歷史,曾經盲目崇拜其理想性與進步性,現在想來不過是比較的對象太爛。接著如同墨索里尼當權後的表現,權力在手就忘卻了當初的支持者以及當時的理想。近年來看到除了往資本家親近,又不斷以民族主義挑動支持者的情緒,對於弱勢者的關懷或公平正義的堅持逐漸消失。對法西斯的憂慮隨著近日的亞運跆拳道事件加深,人民都是無辜的,人民不應該是仇恨的對象,但當牽涉到民族情感,當一致對外的口號在各種媒體響起,沒有跟隨的人就像Eda一樣被視為不正常。

若能看得懂性、愛、崇拜與背叛的隱喻,那些穿插的黑白畫面歷史鏡頭、特大的標語、試圖營造經典電影的氛圍等,其實都在借古諷今,不變的是那些錯誤且盲目的愛戀。網路時代訊息的傳播以光速計,但真實卻還是一樣遙遠。幸好歷史是公平的,只要堅持對的方向,後人都會看得到,那些欺騙理想的投機分子也會在歷史的洪流中被沖倒。

沒有留言:


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