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-12-22

再看一次駭客任務

無意間逛到一個網站朋客不完全手冊,主要討論Cyberpunk文化,中文的意思應該是網路龐克吧?大陸翻成(數字)朋客。主要是一種寄託在電腦/網路世界裡面的一種新文化觀與思考方式,當然,帶著點龐克本身的反叛味道。

網站中並舉了「駭客任務」系列作為Cyberpunk文化的例子。將電影片段中的重要精神,由英文字母"A"到"Z"逐一說明。裡面的分析包含哲學、網路科技、聖經故事......等,非常精彩!看了之後,只有佩服二字可以形容。佩服電影的原創想法,也佩服可以寫出這篇分析的作者。看了之後,相信可以勾起當時看到這部充滿創意影片的心情,或是引起再看一遍的衝動。

再回頭看看自己去年對在紐西蘭看了「駭客任務三」寫下的感想,才發現自己對於Cyberpunk的文化畢竟瞭解太少,需要好好加強。


駭客任務三是我最先看的影片,本來是不打算看的,不過一個人在紐西蘭的夜晚真的太無聊了,便到戲院去把他解決。其實英文不用太好就可以看完這部影片了,因為,這部電影既缺乏第一集的震撼的突破性概念,也不見第二集裡面某些具深度的對話。這部影片很討厭的一點,就是太多那些蜘蛛大軍的戰鬥畫面了,回想起來,似乎真的很少在電影中看見太陽,大部分的場景都是在錫安地底、船艦、地下鐵、與機器大軍巢穴裡,真是陰暗。

打鬥畫面也沒有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,最後在雨中打鬥揮拳的慢動作鏡頭(打得到水滴)還拍得很酷,其他我就沒印象了。對於這部影片,我想租錄影帶就行了。因為最後的劇情,還真的是老套中的老套,說出來有失格調,難怪片商發行前要大家保密,還要全球同步上映了。


2004-12-03

沒有留言:


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