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Star Wars: Episode III — Revenge of the Sith)星戰三部曲的前前傳+心得
託Jeffrey公司的福,免費招待我們看電影,因此有機會可以搶先看到這部大片。我並不是星戰迷,對星戰的歷史也沒研究,以前看的那些重播也忘得差不多了,在此純粹以一個單獨的影片來看待。
首先提一下前前傳,這部片子還是持續的在善與惡、共和與帝國、光明與黑暗等二元對立的世界觀裡進行著,最重要的部分再描述Anakin怎麼變成黑武士(Lord Darth Vader)的。說實在的我真是搞不懂,為什麼外國人常常用白色代表好;黑色代表壞?好比魔戒的黑袍跟白袍法師,或是這邊的黑武士、黑暗原力等。我所要交代的星戰的前前傳就是為了破解這樣的迷思......
在地球曆16-19世紀,因為航海術的發達與貿易需要,歐洲人發現了繞行非洲往東方的航道,初期也因為土耳其帝國的興盛與檔路,不得不試著往西走而找到美洲大陸。這段期間,所謂的「黑暗大陸」非洲,遭受了白種人的無情摧殘。非洲西岸一帶當時是興盛的奴隸市場,奴隸的來源有些是用捕捉、有些是分化部落讓他們戰爭,然後去把戰俘便宜的買回來......慢慢的奴隸市場不斷擴大,19世界初連東非也也因為貨源不足而開始成為貿易區。邪惡的帝國貿易船隊進行的三角貿易更是污穢不堪,首先由歐洲港口載著各種物品出發,接著到非洲販賣後載著黑人奴隸開往美洲出售,最後載著美洲的棉花、蔗糖、煙草等物品回來。大家想一想就好了,在這一段近代的歷史期間,非洲的礦產象牙被便宜、騙走就算了,非洲大陸所損失具生產力的人口估計有一億人,有一部份被賣到美洲,更大一部份是在捕捉過程中死亡,或是在環境惡劣的船艙中死亡。這樣的血淚史,還是更改不了黑白分明的價值觀,也難怪到了星際時代,大家還是很喜歡打來打去,只是變成人類欺負機器罷了。
回到電影部分,光劍、武士、共和、帝國這些古時候的元素,放在太空時代裡面而不覺得奇怪,或許 George Lucas特意懷舊,但想像力可真的不太夠喔!特別是已經可以用機器駕馭的太空船都出現了,絕地武士們還相信那些平衡原力救世主的預言,科技的進展反倒像是個包裝而已。
若是脫去科幻包裝之後,星戰三還剩什麼呢?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,只是我很挑剔,一直想不出來。
Anakin受到西斯的誘惑,這一段劇情還真是簡單的可以,看過台灣連續劇的人都知道接下來會怎麼演,安納金畢竟內心戲還是不太行。後來Anakin跟Obi-Wan的對決,不聯想到The Lord of the Ring還真有鬼咧!同樣是岩漿亂噴,同樣被權力迷惑,同樣要斷個手腳......光劍對覺得場面實在很多,不過我還是覺得比劍不好看,只獲得刺眼而已,武打上美學還是駭客任務好,拳拳到肉外帶慢動作。內心戲還是台灣八點檔好,導演在這邊實在處理得太少太差了,善惡的內心衝突、朋友的背叛、所愛的人失去自我的掙扎,完完全全的沒有描寫到。實在不想講,Anakin一分鐘之內可以拜Sith為師父,我實在是暗幹得很痛苦。
做為星際大戰的最後一塊拼圖,這部片非看不可,但就把他當故事看吧!反正看到的畫面都是假的,價值觀也是舊的,讓自己跟星戰歷史的連結沒有遺憾就夠了。至於那些單純的對立觀點,建議還是多參考一下東方的哲學,陰陽雖為反面,但彼此相生,有黑暗是為了可以休息,別把黑想得那麼嚴重好嗎?
最後透露一個秘密,我終於知道尤達大師流放到那邊囉!原來他跑去中國了,還把自己的光劍變成十二項武器之一,並且收了一個徒弟叫紫龍,這個故事收錄在聖鬥士星矢,還以為戴了斗笠我就看不出來。看圖就知道。
2005-05-23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