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-07-21

《甜言蜜語 A Taste of Honey》的一些感想(非影評)


這天開了四場會,本來預定下午的電影看不到,傍晚最後一場時間似乎來得及,於是在汗流浹背的狀況下趕到戲院。欣賞黑白影片是很愉快的,若是在電視上播放,多半認定重播直接轉台,但買了票離開辦公室進入黑暗的放映廳,心情自動會準備好,特別又是工作忙碌的一天,手機關機瞬間遁入無人可及四度空間。



喬,十七歲,和酗酒的母親相依為命,卻總得不到母親的關愛;喬遇見了黑人水手吉姆,共度人生的第一次,然而吉姆跟母親相繼背棄了她。就在喬被迫自謀生路時,纖細的同志傑夫走進了她的世界,伸出溫暖的友誼雙手…。英國新浪潮健將東尼李察遜既殘酷又甜美的影像詩,女主角初登大銀幕即獲坎城影后肯定,堪稱英國版《四百擊》加《珍愛人生》。

from 2011台北電影節官網

電影情節就是那失去關愛女孩的愛情啟蒙與殘酷現實的成長記事,在此不再贅述。數十年前的電影運鏡就像手作坊式的踏實單純,接吻鏡頭就是男生臉部特寫+女生臉部特寫+男生臉部拉近特寫+女生臉部拉近特寫+畫面淡出(融入花朵或煙火、星星的鏡頭)......絕不華麗,甚至機械式、公式化地像電影中出現工業革命象徵的煙囪、火車、輪船。但那些不那麼重要,就像我們也不會用現代的審美觀去看當時的服裝造型。現代電影有更先進的文明或技術,但古典電影就是有獨特的魅力,我認為就是"自由",他們在思想上是自由的,深信自己可以成為想要作的任何角色,受到的拘束也多只是外在的經濟或環境,但這並不會將人們侷限。當然現代電影多了陳述人們心中的寂寞、壓抑與人際衝突的掙扎,但主角們少有自由的。本片女主角Jo在母親改嫁之後自己找工作找房子,並且與男同志朋友Geoffrey生活在一起,粗心任性的Jo與細膩貼心的Geoffrey是個對比,缺乏母親照顧與Geoffrey的細心呵護也是對比,但愛總是越想靠近離得越遠,母女之間是如此,Jo與Geoffrey亦是如此,因為這位討人喜歡的Geoffrey致命傷的就是Jo最不虞匱乏的勇氣。這份遺憾反而讓影片變得意猶未竟,也讓性格上有較多小缺點的女主角在觀眾心目中有了平反的機會。簡單的情節,在那樣的時代就能拍攝出來而且故事說得順暢,還夾帶了同志角色與家庭關係,這些元素提高了影片的層次感,也讓勞心的我瞬間就能轉換心情。

直到現在,我已忘了大部分《四百擊》與《甜言蜜語》的情節,但絕不會忘記他們的勇敢以及不被拘束的心,作為我勇氣的來源。(2011.7.7)

沒有留言:


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.